大家好。今天,连云港市科学技术协会在这里给大家讲讲关于全国科普日北京优秀活动案例|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为首都市民献上一道“科普大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2022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第十二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主题突出,形式内容丰富,线上线下传播广泛,社会化动员成效明显,公众认可度高,社会反响较好。
各单位积极响应,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涌现出众多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案例,为更好地宣传典型,激励先进,引导全社会履行科普责任,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市科协遴选部分典型案例陆续加以宣传和推广。
今天来关注优秀案例: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为首都市民献上一道“科普大餐”。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于1985年。麋鹿中心既是博物馆性质的环境保护科普单位,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物种保护的科研单位。它不仅具有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湿地生态系统)、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及提高公众自然保护意识等功能;而且还是北京对外合作进行环境保护和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麋鹿中心在生态文明、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爱国主义教育等科普方面,特别是从生态道德角度开展、出台了众多独具一格、发人深省的科普活动项目,在近千亩苑区内,到处可以看到独具创意的科普教育设施并感受到强烈的人与自然和谐气氛。近年来,麋鹿中心积极参与首都科普,曾多次参加北京科技周、北京科学嘉年华,以及北京城市科学节等大型科普活动。2022年,在首都科普联合行动开展之际,麋鹿中心推出了五项活动,构成了2022全新的麋鹿科普季。这五项活动有:“双师”模式专家精品课、“麋鹿的前世今生”研学课程、“观鹿、观鸟、观植物”科普课程、麋鹿中心趣味闯关线上活动,以及麋鹿中心科学沙龙线上直播等。活动有线上有线下,有研学有游戏,有活动有访谈,从各个方面为首都市民献上了一道道科普大餐。“双师”模式专家精品课双师模式专家精品课是麋鹿中心2022年新开发的全新活动,主要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直播,以专家访谈形式开展。2022年9月16日上午10点-11点30,全国科普日活动之双师模式专家精品课与大家见面了。此次直播课的平台有:抖音麋鹿中心公众号、微信视频号麋鹿中心公众号,以及央视频。参与直播的老师有麋鹿中心资深科普专家宋苑、陈星以及常年奋斗在科普第一线的洪士寓老师。内容主要围绕麋鹿栖息地开展,以漫谈形式为大家展现麋鹿栖息地的评价系统以及栖息地中的动植物。直播在宋苑和洪士寓围绕麋鹿的闲聊中展开,宋苑利用辅助道具向观众讲解了麋鹿栖息地评价的6大因素,即食物、水、隐蔽、干扰、竞争和天敌,并就这6大因素如何进行栖息地评价作了讲授,随后,洪士寓和陈星分别就栖息地的动物和植物进行了介绍,带观众们一起领略了初秋麋鹿苑的湿地之美,也让观众认识了一些湿地动植物。此次活动最终共波及观众近2000人,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麋鹿的前世今生”研学课程2021年,麋鹿中心为服务教育部“双减”政策推出了“麋鹿的前世今生”系列研学课程,并在北京麋鹿苑开展了此系列课程。2022年,“麋鹿的前世今生”研学课程也走上了全国科普日的舞台,为科普日活动献上又一道科普大餐。此次研学课程在9月17日推出,整合了“麋鹿的前世今生”系列课程里的“麋鹿历史”“神奇的角”和“麋鹿苑动植物观察”等几节课。由于是周末,此次来参加课程的学员均为亲子家庭,共36人。通过课程,学员们见到了真实的麋鹿,理解了麋鹿角的结构,学会了测量麋鹿的角,也欣赏到了麋鹿苑初秋的风景并尝试在湿地中学习识别鸟类和植物。虽然课程中体力透支较多,但课程设计活泼有趣,动静结合,让大小学员们大呼过瘾。未来,麋鹿中心除了继续开展“麋鹿的前世今生”研学课程,还将继续开发新的自然类研学课程,以期满足不同年纪不同需求的学员。“观鹿、观鸟、观植物”科普课程 “观鹿、观鸟、观植物”是麋鹿中心自2020年后陆续推出的户外科普课程,寓教于乐,在赏玩景色中学习麋鹿、鸟类和植物知识。此次全国科普日,麋鹿中心也推出了专门针对成年人开展的“观鹿、观鸟、观植物”课程。课程被安排在9月20日上午,现场共有20人参加了活动。活动中,麋鹿中心科普教师侯朝炜为大家细心讲解着见到的每一种植物和鸟类,大家都对侯老师的讲解非常满意,并通过举一反三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在路过麋鹿生活区时,侯老师通过单筒望远镜让每一位参与人仔细观察了麋鹿,并为他们仔细讲解了麋鹿的生态特点。通过课程,参与人对自然有了新的了解,也增进了对生态保护、物种保护的理解。大家都纷纷表示,希望未来麋鹿中心能够提供更多这样专门针对成年人的科普课程。

麋鹿中心趣味闯关线上活动2022年,麋鹿中心组织了“一鹿走来趣味闯关”和“小麋鹿历险记”两款线上活动参加了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一“鹿”走来趣味闯关线上游戏是麋鹿中心在2020年为了纪念麋鹿回归35周年而创作出的一款答题式线上闯关游戏,也是麋鹿中心首款线上游戏活动项目。这个游戏来源于麋鹿中心的“麋鹿大闯关”线下活动。参与者在游戏中将先做一番身份认证,经认证后将被确认为带有某种特质的麋鹿,例如“霸气高冷红心麋”“可盐可甜睿智麋”“雷厉风行祥云麋”“神奇赋能动力麋”等,在被赋予了麋鹿身份后,参与者将与麋鹿呦呦一起,从英国乌邦寺踏上回家路。路途中,他们将一起度过三关,闯关成功才能平安达到麋鹿的故乡——北京麋鹿苑,并获得精美的游戏过关证书。整个游戏紧凑活泼,画面制作精良。参与者通过游戏可以获取很多与麋鹿、麋鹿保护相关的知识,对于扩充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小麋鹿历险记”是2021年创作推出的线上活动。活动扩大了麋鹿中心的科普工作效果,强化了对麋鹿的宣传科普工作,提升了社会大众对麋鹿的基本认知。在活动中,参与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建设内容,从麋鹿的视角进入动物世界,拉近麋鹿与参与者的距离,更有利于参与者换位思考,从而审视现实世界自己对动物的行为,促进“热爱麋鹿、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社会共识形成。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参与者可通过麋鹿中心公众号进入游戏参与这两款线上活动。截至科技周结束,已有近千人次参与活动。通过此次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更多的人了解了麋鹿,熟悉了麋鹿,也对麋鹿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未来,麋鹿中心将开发更多的线上活动,将麋鹿保护知识和生态理念带给广大市民。

麋鹿中心科学沙龙线上活动科学沙龙课程是麋鹿中心于2021年新推出的全新活动,主要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沙龙直播,以专家访谈形式开展。2022年9月15日上午10点-10点50,科学沙龙北京生物多样性故事之我们身边常见的昆虫与大家见面了。此次沙龙利用抖音麋鹿中心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麋鹿中心公众号进行直播。特别邀请了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动物学博士常凌小为大家带来了我们身边的昆虫故事。金龟子有哪些种类?蜻与蜓有什么区别?北京有哪些鸣蝉?螳螂真会“食夫”吗?……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为大家揭开了昆虫世界的神秘面纱。在讲座结束时常博士还回答了大家的问题。此次活动最终共波及观众近500人,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来源: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关注《连云港市科学技术协会》在这里告诉你关于全国科普日北京优秀活动案例|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为首都市民献上一道“科普大餐”。最新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